一、赛事背景

中国正从移动互联网阶段向智能革命阶段迈进。

去年,人工智能+”(AI+)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,报告明确提出,深化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,开展人工智能+’行动,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。还是在去年,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》部署强调,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,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、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。

中国正持续深化研发与应用大数据、AI等前沿技术,将数智技术作为推动中国产业链攀升、发展新质生产力,甚至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。数智技术有机融合数字化、智能化,即在数字化基础上融入并应用机器学习、人工智能等智能技术。借助人工智能+工业制造人工智能+生成设计等手段,加速构建智能工厂、未来工厂、灯塔工厂,推动制造业数智化转型升级。

为进一步挖掘前瞻、创新的AI数智融合创新技术和应用场景,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——AI数智融合专业赛,暨科创芜优·湾有引力创新创业大赛,于2025826日在安徽芜湖启动。

二、赛事主题

数智驱动,赋能制造。

三、组织架构

组委会由主办单位、承办单位、支持单位组成,负责赛事组织工作;组委会下设办公室秘书处,负责落实本专业赛各项具体工作。具体如下:

主办单位

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

芜湖市人民政府

承办单位

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

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长三角中心

支持单位

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

奇瑞商用车(安徽)有限公司

芜湖中集瑞江汽车有限公司

安徽舟之航电池有限公司

芜湖博康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

安徽长飞先进半导体有限公司

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

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

三点水新能源科技公司

安徽海螺川崎节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

芜湖威迈斯新能源有限公司

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芜湖高新区(弋江区)分中心

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芜湖研究院

长三角信息智能创新研究院

四、参赛条件

参加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AI数智融合专业赛之企业,需具备下列先决条件:

l企业具备创新能力、高成长潜力,符合参赛专业方向,拥有知识产权且无产权纠纷。

l企业经营规范、社会信誉良好、无不良记录,2024年营业收入不超过2亿元人民币,且为非上市企业(科创属性特别突出之企业,可适当放宽2亿元的限制)。

l工商注册日期在202411日(含)之后的企业,参加初创企业组比赛。其他企业,参加成长企业组比赛。

l所有申报项目须为非密。

本次专业赛征集项目范围包括技术创新方向、产业融合两大方向。具体如下:

(一)技术创新方向:AI数智融合核心能力

聚焦底层技术突破与通用能力创新,为产业应用提供基础支撑,包括:

1.智能感知与认知

l高精度工业视觉,高精度工业质检、动态场景理解;

l多模态交互,语音识别/合成、跨模态语义理解;

l实时环境感知,多传感器时空同步、实时空间建模、开放场景语义分割。

2.数据智能与决策优化

l工业大模型,行业知识图谱构建、少样本迁移学习;

l智能决策引擎,动态排产优化、资源协同调度、动态约束实时求解;

l预测性分析,因果推断驱动预警、多阶供应链风险传导建模。

3.数字孪生与仿真

l全息建模,多物理场耦合仿真、超实时数字镜像;

l实时仿真,工艺参数优化、系统行为推演。

4.前沿能力扩展

l端边云协同计算,边缘模型压缩、算力弹性调度;

l隐私计算,联邦学习、可信执行环境。

(二)产业融合方向,垂直领域深度赋能。

AI驱动产业全链条升级,形成可落地的场景化解决方案。包括:

1.智能网联汽车

l车路协同,多源感知融合、高精地图增量更新;

l自动驾驶,仿真测试平台、决策规划算法、长尾场景处理、车规级芯片适配。

2.高端装备制造

l智能工厂,柔性产线重构、人机协作系统、数字工人协作;

l远程运维,设备健康管理等。

3.新能源与机器人

l能源管理,光伏/储能智能调度、绿电交易AI中介;

l机器人集群智能,群体博弈决策、灵巧操作学习、模仿学习与技能进化。

4.数字供应链创新

l跨境物流,智能通关、多式联运优化、关税智能计算;

l产业链协同,动态产能匹配、分布式库存管理等。

5.新兴融合领域

l低空经济,无人机自主巡检、城市空中交通调度;

l生物制造,过程AI优化、细胞培养参数预测。

五、赛程安排

比赛时间与地点

时间:20258月到10

地点: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

具体流程如下:

(一)参赛报名

企业自主评价自身条件是否符合本专业赛要求,符合参赛要求者自愿登录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官网(www.cxcyds.com),点击“AI数智融合专业赛官网统一注册报名。

企业对报名材料信息之准确性、真实性、完整性负责。

赛事不向参赛企业和团队收取任何费用。

报名时间:2025826日至2025926

(二)资格审核

组委会按照方案确定的参赛范围和条件,组织专家确认参赛企业,符合参赛范围和条件的企业获得参赛资格。

若需补充项目材料,采取一次性告知原则。经审核确认的项目,纳入初赛环节。

审核确认截止时间:2025928

(三)初赛

赛事组委会负责组织,按初创企业组、成长企业组分别比赛,采用材料评审方式评选。

初赛评委由投资机构专家组成。

初赛评审中,赛事组委会对企业有一票否决权。

初赛时间:20259月底

(四)复赛

赛事组委会负责组织,按初创企业组、成长企业组分别比赛,采用线上答辩评审方式评选。

复赛评委由投资机构专家组成。

答辩采取“8+7”模式,即参赛项目负责人陈述时间为8分钟,评委问答时间为7分钟。

以各评委打分的平均分为最终得分,当场公布成绩。

复赛时间:202510月上旬

(五)决赛

赛事组委会负责组织,按初创企业组、成长企业组分别比赛,采用现场答辩,当场公布成绩的比赛方式。

决赛评委由投资机构、产业或技术方面的专家组成。

答辩采取“8+7”模式,即参赛项目负责人陈述时间为8分钟,评委问答时间为7分钟。

注:比赛得分计算方式为:去掉1个最高分和1个最低分,取剩下3个评委的平均分为项目最终得分,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。

决赛时间:202510月底

(六)颁奖仪式

颁奖时间:202510月底

颁奖地点: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

六、奖项设置

1.初创组

l一等奖(1名)奖金10万元,颁发荣誉奖杯、荣誉证书;

l二等奖(1名)奖金5万元,颁发荣誉奖杯、荣誉证书;

l三等奖(1名)奖金2万元,颁发荣誉奖杯、荣誉证书;

2.成长组

l一等奖(1名)奖金10万元,颁发荣誉奖杯、荣誉证书;

l二等奖(2名)奖金5万元,颁发荣誉奖杯、荣誉证书;

l三等奖(3名)奖金2万元,颁发荣誉奖杯、荣誉证书;

3.优秀创新奖

本奖项不设分组,共9名,奖金1万元;颁发荣誉证书。

此外,对晋级决赛的企业,将颁发入围荣誉证书。

七、政策支持

获奖项目落地转化后,最高给予30万元补助。投资尽调后,给予最高占股30%之股权投资。并提供优先对接辖区内龙头企业供应链等全周期服务。

同等情况下,项目团队优先被推荐为高层次人才和团队,获得认定后可享受芜湖市紫云英人才计划之相关购房、租房、子女入学等优待政策。对入选国家级、省级重点人才工程的领军人才,按照国家、省人才资助经费额度1:1配套支持。

八、配套服务

专业赛通过公开竞争、比选,发现参赛企业价值,赛事组委会组织芜湖相关产业发挥产业龙头创新引领作用,统筹释放相关产业创新资源,例如应用场景、品牌推广、技术赋能、资本对接、数据共享等,遵循市场机制与参赛企业融通、对接、合作。具体如下:

1.赛事服务

l项目对接与政策支持:对于符合相关条件且成功落户的晋级复赛企业,将重点安排洽谈对接,并为其提供全面政策支持,助力项目快速落地与发展;

l多元服务活动:在决赛期间,将组织主题论坛、培训辅导、展览展示等服务活动,为参赛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;

l专业培训:从企业发展、应用场景创新、股权和债券融资实务、上市培育、企业管理等多方面,为参赛企业提供专业培训及经验分享。

2.产业对接

l赛事建立龙头企业+成长项目结对机制,由区域链主企业提供订单、场景和导师,帮助参赛优胜企业快速融入产业生态;

l依托高校技术转移中心、国家重点实验室,按项目技术难点,精准匹配教授团队与企业,共建联合攻关小组,缩短研发周期。

3.投融资服务

l设立极速融资通道,赛中邀请招商母基金、产业基金、一线VC/PE现场高效对接;

l落地本地的优质项目,有机会获得股权投资及贴息贷款配套,并配备专属金融顾问全程跟踪服务,确保资本与项目高效嫁接、快速生根。